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从A点到B点,蚂蚁是走直线吗?答案是……

科普中国

|

2024-06-24 13:20:06

蚂蚁,一直都是数学题里的常客,因为它总需要从 A 点走到 B 点,然后计算它的最短行走距离,它可以走在一个立方体上,也有可能是两个立方体上,还有可能是圆柱体上……

不管怎样,解题的前提是建立在蚂蚁走直线的前提下,可现实里的蚂蚁真的会走直线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得把话题移到沙漠上。

沙漠是最容易迷路的地方之一,除了沙子和太阳,几乎没有视觉线索来作为导航依据。大部分地形看起来相似,这使得辨别方向变得困难。

更别说沙漠中还有大风,吹起的飞沙不仅会改变地形还会遮挡视线。风沙还可能掩盖行走的痕迹,使人难以找到返回的路径。

但对于生活在突尼斯广袤的盐原上的长脚沙漠蚂蚁来说,找到路就是家常便饭的事,毕竟找不到路就没法在沙漠里生存,早灭绝了。它们一般都会单独行动,独自出门找一些昆虫的尸体作为食物。有时觅食的距离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找到食物后用颚咬住拖到巢里。

正在拖行蜘蛛尸体的长脚沙漠蚂蚁。图片来源:Harald Wolf

那它们是怎么找到回家的路呢?

早在 2000 年,哈拉尔德·沃尔夫 (Harald Wolf)就开始研究沙漠蚂蚁的导航了。那时候,沃尔夫就发现蚂蚁回家的路几乎不会是直线的。

实验记录下 5 只沙漠蚂蚁在接近食物源时的行走轨迹,红色圆圈表示食物点的位置,可以看到这些蚂蚁的路径并非直线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科学家发现,不管是沙漠蚂蚁头朝前走时,还是拖着食物往后走时,蚂蚁都会呈现出涂鸦式的弯曲轨迹(下图),几乎找不到章法,只不过朝前走时,路径线条看起来稍微顺滑一些。

涂鸦式的弯曲轨迹 图片来源:Harald Wolf

根据这篇文章的研究结果,沙漠蚂蚁能够有效地结合视觉和气味线索来定位食物来源。这只是一开始的试验结果,经过 20 年的不断研究,沃尔夫发现沙漠蚂蚁的导航能力十分复杂,不只是简单的视觉线索和气味线索,还有路径积分和太阳导航。

路径积分是最主要的导航方式,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种“蚂蚁 GPS”。科学家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做了一个改变蚂蚁腿长的试验。他们给一部分蚂蚁增加腿长,装上“小高跷”,使它们每一步迈得更大。还有一部分蚂蚁则减少腿长,通过剪短蚂蚁的腿,使它们每一步迈得更小。然后在实验场地上铺设沙子并记录蚂蚁的行走路径。科学家观察并记录蚂蚁从巢穴到食物点的行走轨迹。

通过高速摄影仪记录蚂蚁的路径 图片来源:Harald Wolf

被加长腿和减短腿短沙漠蚂蚁 图片来源:文献 4

科学家通过记录蚂蚁的行走方向和步数,计算出它们的总行进距离和方向。将蚂蚁的所有行走路径合成,得出它们返回巢穴的直线距离和方向。他们发现,当蚂蚁的步长被改变时,它们返回巢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表明蚂蚁依赖步数和步幅来计算行进距离。

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沙漠蚂蚁从巢穴出发去找食物。它先向东走了 50 步,然后向北走了 30 步,最后向西走 20 步找到了食物。它的路径像是一个“之”字形。现在它要回家了,它会计算出一个直接回家的路径,这条路径可能是先向南走 30 步,再向西走 30 步。

这也是沙漠蚂蚁走不出直线的直接原因,多种导航机制的结合和相互作用导致蚂蚁偏离直线。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在一些情况下蚂蚁的路径不仅不是直线,而且是弯弯曲曲的,没有规律,显示出随机漫步的特征,类似于布朗运动。

他们通过追踪并记录蚂蚁寻找食物和返回巢穴的路径,进一步测量路径角度的变化。他们将蚂蚁的路径分成小段,每段约 50 厘米长,测量每段路径之间的角度变化。例如,如果蚂蚁先向东走,然后向北走,这两个方向之间的角度是 90 度。

蚂蚁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

之后,科学家对所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角度的平均值和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这些角度在 0 到 360 度之间均匀分布,说明沙漠蚂蚁的路径是随机的,类似于布朗运动。当然,沙漠蚂蚁的布朗运动特征并非在所有搜寻行动中出现,而是主要在找不到目标时,它们会开始进行搜索行为。此时,它们的行走路径表现出明显的布朗运动特征。

当接近目标时也就是快到巢穴和喂食点时,沙漠蚂蚁的路径才会慢慢走直。也就是说,沙漠蚂蚁只要一出门,几乎都是随机的布朗运动,而在找到食物快到家门口时才会慢慢呈现出直线。

2019 年,法国科学家受到沙漠蚂蚁的启发,设计出一种名为 AntBot 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能够在没有 GPS 的情况下自主导航,并找到返回基地的路径。这个机器人重 2.3 公斤,有六条腿,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移动。

AntBot 配备了一个光学罗盘,能够感知天空的偏振光。这种罗盘可以在晴天或多云的天气条件下,以 0.4 度的精度测量方向。同时,机器人还装有一个光流传感器,用来测量相对运动。这种传感器通过观察地面纹理的变化来计算行进的距离。类似于蚂蚁的路径积分机制,AntBot 也会计数它的步数,准确计算出走了多远。

在实验中,AntBot 能够在复杂环境中随机探索,并精确返回起始位置,误差不超过 1 厘米。没想到吧,也许有一天,机器人不再需要 GPS 也能导航,而这一切的灵感都源于小小的沙漠蚂蚁。

参考文献

[1]Wolf H, Wehner R. Pinpointing food sources: olfactory and anemotactic orientation in desert ants, Cataglyphis forti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00, 203(5): 857-868.

[2] Wolf H, Baldy N, Pfeffer S E, et al. Geometrical multiscale tortuosity of desert ant walking trajectorie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24, 227(10).

[3] Pfeffer S E, Wahl V L, Wittlinger M. How to find home backwards? Locomotion and inter-leg coordination during rearward walking of Cataglyphis fortis desert ant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16, 219(14): 2110-2118.

[4] Gadagkar R. How to Design Experiments in Animal Behaviour: 5. How Do Ants Estimate the Distance Walked?J. Resonance, 2019, 24: 875-889.

[5] CNRS. "The first walking robot that moves without GP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13 February 2019.

[6] TechXplore. "The first walking robot that moves without GPS." 13 February 2019.

策划制作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苏澄宇 科普创作者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林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