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该轮到楚菜了——《千年楚菜》第二卷《寻觅楚菜》序

意趣阁艺术沙龙

|

2024-06-22 09:13:10

美食以远:味觉上的一片云彩

           文/古清生


忽然觉得,是轮到楚菜了。原本认为,楚菜是一个大系,大楚国不止于湖北,它的地理涉及湘赣粤苏浙皖豫陕渝川等省份,涵盖了中原与南方大地,如是以此辽阔之面积考察,堪称唯楚有菜一点儿也不过分。秦统六国以来,历朝历代东分西划,如今的省籍味觉几乎与行政区划一样精准了。诚如我在河南邓州的早晨喝胡辣汤、吃油饼。从邓州向南,翻山进入湖北保康,流行的早餐转向米酒和面窝了,这种分明的省际味觉边界,搁在神农架与重庆也十分明了,重庆那边是麻辣,神农架这边是香辣。味觉上的省界,比方言还精确。




这么多年的区域分划,似乎湖北和湖南还温习在楚的情境,长沙岳麓书院有匾:惟楚有才。可是,人家已有湘菜风行全国,现在论楚菜只剩下湖北省形单影只了。

大楚的国都在湖北,回味历史的版图,每当驱车辽阔的长江中游平原,我心有悠远的梦幻升起。江湖与平原,富饶的物产,遂觉中国大地再也没有比这里适宜出品美食的地方。所以,当读到蒋文涛先生《千年楚菜》系列图书的手稿时,心灵瞬间受到触动,很多年前,我动过总结湖北菜的念头。味蕾上的湖北,大抵可以分三个板块,鄂西山区以山地物产的食谱,江汉平原的水乡物产的食谱,还有鄂东南丘陵介于山水之间的食谱,令楚菜的菜谱呈现多元。





楚菜的渊源,必须提及伟大诗人屈原。古往今来,只有纪念诗人屈原的时候,全球华人及东南亚地区的人,男女老少都在端午这个节日吃粽子。有时想到,纵是记不起屈原的一句诗,那粽子和龙舟何尝不是一首诗呢?

我一直在神农架种茶,初去的时候,穿着牛仔服,戴着牛仔帽,荷锄走过森林,心里念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鼓励自己。更会想起《楚辞》中的一些诗章,诸如《山鬼》《九章》《招魂》等,诗中的许多场景,令我感觉就是对神农架山景的描写。尤其《山鬼》,我以为描述的就是茶园上绵延的山林。


读《招魂》却可以了解到,楚菜最少应该回溯二千五百年。《楚辞》的《招魂》: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稻粢穱麦,挐黄梁些。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陈吴羹些。

胹鄨砲羔,有柘浆些。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露鸡臛蠵,历而不爽些。

粔籹蜜饵,有餦餭些。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以美食入诗,《楚辞》的《招魂》登峰造极,楚菜的开启,圈定在这个时间点刚刚好。爬梳中华食文化的历史,并以楚菜定义湖北菜,至此应该再无纷争。《招魂》记录和呈现了战国时代楚国的精细烹饪术,诸如“胹鄨炮羔,鹄酸臇凫”等,今天在湖北的一些偏僻乡村仍有味迹可寻。醋溜天鹅就罢了,它是屈原时代大楚国的味觉,天鹅不允许醋溜了,但是笃野鸭比较寻常。笃在湖北方言有所缺席,在楚文化的边际地带吴越文化中,可是坚定地沿用,咸笃鲜是代表。


《招魂》在中华食文化中的不朽意义,还有它的令人动容撼心的精神升华。《招魂》史记为客死他乡的楚怀王而作。《史记·楚世家》载,楚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在秦国亡故,个中缘由暂且不表,单说屈原著《招魂》要招楚怀王的亡灵回到楚国。那凄悲与真诚的诗氛,以楚国的种种美味佳肴呼唤楚怀王的灵魂回家。如今,长达二千五百年吃粽子的习俗不断,当是为诗人屈原招魂了。此间,还有楚地流传的“沧浪之水清兮,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濯吾足”。这是讲的应变的必要,在世事变迁时未必要绝望之。如果补上《招魂》美食的呈述,我大楚国的人世间还有那么多好吃的,人间还是有美好的。




所以,二千五百年之后,推出《千年楚菜》系列图书,我认同它的意义与现实价值,也感谢《千年楚菜》将我拉回远去的历史氛围。当年,为了寻找蕲州的芹菜历史,找到《吕氏春秋》载:菜之美者,云梦之芹。因为蕲也是指的芹的意思。统而言之,就是楚菜挟二千五百年悠长的历史抵达今天,完全不可以忽略,但凡言吃,不到湖北来还讲什么美食?

《楚辞》以艰涩难懂著称,《九歌》里的“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还是较能会意的。从美食文化考量,屈原无疑是一个诗才无敌,热爱美食无限的大诗人,他也是楚菜最早的记录和抒发者,在那么遥远的时间,世界上有几个著名菜系可以相比?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出发的目的却是去神秘的东方印度寻找香料。我对《九歌》里的“蕙肴蒸兮兰藉”念念不忘,甚至于在神农架开辟荒茶园时,移栽三卡车蕙兰于茶园,还一度考虑以蕙兰花蒸馏兰花纯露。


楚国原从西部山区荆山发展到江汉平原,再向四方扩展,从山珍到水味都包括,楚菜经典之一的荆州鱼糕,是我每年过年必食佳肴。鱼糕也是我认为可以世界化的精致美食之一。悠悠美食时光,也有重要承传。我少年生活在湖北东南丘陵地带,笋和东坡肉进入不能磨灭的记忆。宋时苏东坡发配到黄州,“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现时读到,依然怦然心动。

据黄州作家丁永淮考证,苏东坡在黄州发明东坡肉等佳肴三十种,苏东坡闲时考察民间美食,自己烹饪且写入诗中。一日,苏东坡走到罗州,看见乡民用松树根燃火炖猪肉,凡三天,猪肉入口即化。回黄州,按照乡民的做法,时间延至七天,猪肉味道更美。我在想其中道理,应该是那时候的猪散养,近乎野猪,肉不易煮烂,才有此策。东坡猪肉好吃,苏东坡旋即作诗《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东坡肉的苏式原始烹饪法,我在神农架招待贵客时会偶尔为之,它要用不起烟的暗火久炖,当然食材也需山地自由生长的土猪肉,现代都市生活,就不易那么复制了。有趣的是,屈原认为美食可以招回灵魂。苏东坡将其连结爱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屈原灿烂了端午的阳光,苏东坡明媚了中秋明月,各有把持。湖北东南的人,凡欢聚时喜欢以江水般浑沌的汉语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中国的文学史中,屈原和苏东坡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呢?同样也可以说,在中国美食史中,屈原和苏东坡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呢?无人能撼的地位,一定是!这是楚菜的光荣,历史的悠久与味道的鲜美醇厚,当然也是至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湖北人的幸福。




如果二千五百年的楚菜还要上溯,可以直达上古时代五千年前神农氏,神农尝百草,开启农耕,燔谷而食。楚菜中的魔芋豆腐,民间相传,是神农炎帝夫人麻婆娘娘发明。这么总结,楚菜就要独尊食林,却也没有贬抑其他。神农氏在他的各种伟大的贡献当中还开创了茶饮。楚地人陆羽在《茶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人的饱食,自然还要消解,还需提神。

蒋文涛的《千年楚菜》展示在眼前,他对每一道楚菜追踪寻根,找到千古流传的味道之源,食材,加工方法和烹饪方式,还原一道道楚菜创始契机,这的确是一个繁浩的工程,从史料的发现,实地的考察,品鉴和总结,以及传说的甄别。此间,对一道楚菜的文化意韵充补,农耕历史的考证,道地食材的鉴定,美食学术的研判,以及美食流源的重大历史事件,读起来已经超越审味主义的范畴。



被蒋文涛列为楚菜第二号的风干武昌鱼,我可以表达直接的经验。武昌鱼生活在湖北鄂州的梁子湖,此湖有一条河流连接长江,长江段叫樊口,它是我从前去武汉的必经之地。必须说,这个武昌也不是武汉市的武昌区,源于鄂州在三国时期(公元221年)由孙权“以武而昌”之意取名武昌,之前,这里是鄂国。后来孙权称帝,立武昌为国都。

武昌鱼跟人世间的朝代更迭没有关系,它们在这一片水域生活,春天从长江醒来,溯流而上,到梁子湖繁育、生活,被梁子湖的水草养育体扁而肥,秋末回游进入长江的樊口深处过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然而,不是长成扁状的鱼都是武昌鱼,那些鱼可以叫鳊鱼,细数武昌鱼肋部有十三根半刺,鳊鱼只有十三根刺,少了半根刺,味道大不一样。楚菜,尤讲道地食材。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鲤科,鮊亚科,鲂属。鲜活的武昌鱼鲜嫩无比,宜清蒸。但是,风干武昌鱼的风味十足,它其实是经过2%的食盐腌制与曝晒,去除60%的水分,此后不论是香煎还是加辣椒和豆豉笼蒸,味道都会令人食不能弃。梁子湖的湖心岛叫梁子岛,岛上渔民腌制风干武昌鱼时候,那里呈现一道晒鱼风景。风干武昌鱼由背部打开,确实有点残忍,凭什么杀鱼?从背部剖开的武昌鱼打开来如同一柄圆扇,呈圆形摆在圆形的竹簸箕上,簸箕又一字摆开。

我生活在离武昌鱼生活不远的大冶,大冶原也属武昌,中唐时期冶炼青铜,划分三个乡立县取名大冶,意即大兴炉冶。工作的时候,常去梁子湖上游的高河叉鱼,那时候左手执电石灯,右手执鱼叉,通宵在河里面走。直到现在,也常去梁子湖垂钓。我也觉得,以风干的形式推广武昌鱼,可以让世界人民领略武昌鱼的至佳风味。


蒋文涛的《千年楚菜》系列丛书较之文人食谱有重大差别,他将美食放置在历史的情境,讲述每一道菜的来由或变迁。同时,文后附有这道楚菜的烹饪方法及其味道。也许,这就是世人必读的一个重大理由。然,美是亘古不变的,一道菜如果渊源可达二千五百年,当然是好菜。这就变相说明楚菜真的很不差。

回到开头,为什么大诗人可以成为大美食家?它不是由愈俗而愈雅的歪理推导成立,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人和感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对人研究自然的重要性,那是一场对味觉的平反运动。这是对柏拉图持久地对人的嗅觉贬抑的反抗,开启启蒙运动的崭新思潮。所以,包括嗅觉和味觉在内的感觉,是一个伟大诗人所必须有的特质,味觉不好的诗人绝对成不了伟大的美食家。

期待着蒋文涛《千年楚菜》系列丛书有更多的续篇,艺术的最巅峰即美食。

-- 古清生 神农架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