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悦读东湖岸 犹闻楚食香——《千年楚菜》总序

意趣阁艺术沙龙

|

2024-05-28 21:38:26

文/刘玉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与人类密不可分关系由此可见。《论语·乡党》曰:“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这说明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们已经将饮食生活上升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消费并重的高度。也就是说,早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中国,饮食已经不仅仅是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感官表达,即所谓“布衣暖,菜根香”。

学者研究认为,楚菜源于古代的楚国,其历史距今大约2800年。在我看来,楚菜之“楚”,至少包含楚地、楚文化两个层面的含义。楚地地处长江中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是中国稻作农业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新石器时期,湖北地区稻作农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湖北地域广阔,森林茂密,湖泊众多,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为先民从大自然获取食物提供了优越的先天条件。所以,渔猎成为当时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在湖北境内许多新石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有大量鱼类的脊椎骨、兽类的獠牙或犬牙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今,人们一提起湖北,总是将其与“鱼米之乡”的美誉联系起来,殊不知,早在新石器时期,湖北已是“鱼米之乡”,楚地先民以稻米为主食,喜用、善用鱼类等水产品的饮食文化传统已开始呈现。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称楚越之地“饭稻羹鱼”,班固《汉书·地理志》中亦谓江南“民食鱼稻”。这种饮食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鱼米之乡”也因此成为楚菜的一个闪亮的标签。


据司马迁《史记·楚世家》的记载,楚人的始祖是颛顼高阳氏,而高阳氏又是黄帝之孙,所以楚公族发端于黄帝。商代末年,楚公族从中原地区南迁至今鄂西北与豫西南毗邻的丹水与淅水一带。西周初年,楚人正式建国,居于丹阳,辟在荆山(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方圆不到百里,为江汉间小国。

春秋时期,楚人继承先祖筚路蓝缕的精神,南征北战, “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问鼎中原,威播四方,“天下大事尽在楚”,楚国成为名震天下的“春秋五霸”之一。入战国,楚国大力发展生产,加强武备,奋力开拓,跻身“战国七雄”之列,楚国国力之盛,已至巅峰,鼎盛时期其版图包括今湖北、湖南、安徽的全部,河南、江西、四川、重庆、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几乎覆盖大半个中国,成为当时地域最广、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国家,《战国策》记载纵横家苏秦以不无夸耀的口吻说:“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在8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楚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楚文化,其成就既包括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精彩绝伦的丝织刺绣和巧夺天工的竹木髹漆等物质文明成果,又包括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惊采绝艳的屈宋文学和恢诡谲怪的美术乐舞等精神文明成果,更是淬炼形成了“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大气无形”的开放气度、“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和“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等优秀特质。

楚文化高度发达,与中原文化竞趋争先,与古希腊文化比肩而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而楚食文化也是广博精深的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华饮食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样不可低估。

楚国在相当长的时期,生产力空前发展,以此为基础,楚人在饮食文化方面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无论从食材、制作、调味、器皿诸方面考量,楚菜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不输时国。饶有趣味的是,无意之中,屈原在《楚辞•大招》与《楚辞•招魂》中给我们留下了两份楚国当时的“食单”“菜谱”,从主食到菜肴,从点心到酒水饮料等,从技法到调味,样样俱全,说明楚国食物原料丰富、烹调方法多样、调味手段多变,它如同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荆楚地区的饮食风貌和特色,也说明楚菜在我国各大菜系中是领先的,也充分证实了楚菜历史源远流长。




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还原楚国饮食文化的基本面貌。在食物结构方面,楚人饮食分为饭、馐、膳、饮四大类。饭,是指主食。馐,是指甜食和点心。制作饭、馐的原料有稻、粟、稷、麦、豆、麻、粱、黍、菰米等,其中稻米饭为日常主食,这个传统在楚地数千年饮食史中始终未有改变。膳,是指用肉或蔬菜制成的菜肴。楚人肉食品达30多种,以鱼类为主,其中最为楚人喜食且极具地方特色的鱼是鳖、蠵(大龟)、鰿、鲂等。猪、牛、羊、鸡及雉(野鸡)、野兔、兕(犀牛)、大雁、象、鹄、麋、鸹(乌鸦)、鹿、雀、野猪、豹、熊、凫(野鸭)等也是楚人肉食品重要来源。它们一部分用于尝鲜,一部分则制成干(幹)肉(或腊肉),以备不时之需。楚国蔬菜种类较多,陆生蔬菜有葵、芥、苴、王瓜、芋、笋、菘(白菜)等;水生蔬菜有芹、菰粱、莲藕等,以及生姜、花椒、桂、菌等调味料蔬菜。楚国的气候适宜各种不同特性的水果生长,如梨、石榴、柿子、柚、橘、枣、板栗、樱桃、杨梅等1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有橘、柚、芰(菱角)、梅等。



在制作方面,楚国丰富多样的食材,为菜肴制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菜点品种丰富奠定了的基础。楚人讲究用料选择和刀工、火候,做法变化多端,如“胹鳖炮羔”的做法就与“八珍”中“炮豚”相似,采用了烤、炸、炖、煨等多种烹饪方法,工序达10道之多。根据文献记载,当时楚国菜肴制作方法有脯(即干肉)、枯鱼(楚国有专门经营干鱼的市场,称为“枯鱼之肆”)、肉酱(又称“醢”,《楚辞·大招》“醢豚”指的就是将猪肉剁碎做成的肉酱)、干菜、腌菜、酱菜、酸菜(《楚辞·招魂》言及楚国宫廷有酸肉、酸浆、酸汤三种不同的酸食)、果干、蜜饯(如《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庄王用枣干蜜饯来喂养他所喜爱的马匹)、果酱、果酒(《楚辞·招魂》中记载的“柘浆”就是甘蔗汁,它既可作果酒直接饮用,又可作甜味调料用于烹饪)等等。在菜品保鲜方面,楚人也颇见智慧。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冷藏技术,楚国设有冰室,用于食品饮料保鲜。在楚国都城江陵纪南城遗址,就发掘出土有冰窖遗迹。每到隆冬季节,楚人将冰块储存在冰窖里,到天热时,取冰作冰镇美酒佳肴之用。曾侯乙墓中出土一对精美的青铜冰鉴,便是用来盛冰以冷冻酒浆和菜肴之用。


在调味方面,楚人讲究“大苦咸酸,辛甘行些”,就是说在烹调过程中,五味并重,开中国饮食五味调和之先河。所谓“五味”,即酸、甜、苦、辣、咸。楚菜酸味多源自于梅,梅子含果酸,可以消除动物的臭、腥等异味,还可软化肉中纤维,帮助消化,在河南信阳楚墓中就发现有400余颗梅的果核。楚人还将梅制作成梅酱,保证常年有酸味。楚菜甜味以饴、蜜、甘蔗为代表。王逸注《楚辞·招魂》:“甘,谓饴蜜也。”饴是麦芽糖,蜜是天然蜂蜜。楚人还用甘蔗汁做甜味调料,《楚辞·招魂》中的“柘浆”就是甘蔗汁。楚菜苦味有豉、胆和酱。《楚辞·招魂》有“大苦咸酸”的记载,“大苦”就是豆豉。楚人还喜欢用酱和动物的胆汁作苦味调料。楚菜辛辣味调味品有姜、椒、蓼等。王逸注《楚辞·招魂》:“辛,谓椒、姜也。”椒,指花椒;姜,就是今天所说的生姜。楚菜咸味调料是盐,包括海盐、池盐和井盐等,包山楚简中就有“煮盐于海”的记载。




佳肴配佳名,美食配美器。楚人不但讲求食之色、香、味、形的美,而且还非常重视食用器具的美。色、香、味、形、器是楚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五个方面。从功能看,楚菜器皿包括炊食具、进食具、盛食具、贮藏具等;从材质看,有青铜器、漆器、金银器、陶器、竹木器等;从种类看,有鼎、鬲、甗、盘、簋、簠、盨、敦、豆、碗、杯、壶匕、勺、匙等。尤其是楚人使用的漆食器具有轻便、坚固、耐酸、耐热、防腐等优点,其形制之精巧、纹饰之优美、使用之广泛,令人惊叹不已。在当时各诸侯国中,楚国漆食器最负盛名。楚食与楚器相得益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楚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水平。




通过对楚菜结构、食材、技法、调味、器皿等方面的考察,楚菜风貌跃然纸上,即在结构方面,讲究饭稻羹鱼,主副搭配;在食材方面,注重农耕渔猎,四方采纳;在技法方面,强调烹调精细,五味调和;在器皿方面,追求钟鸣鼎食,食器相宜。楚菜既有中华食文化的共同特征,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食文化风格,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

秦汉以降,楚地饮食文化继续发展,如唐宋时期,五祖寺素菜风靡一时,苏东坡在黄州乐为楚食“饕餮”;至明清,楚菜更趋成熟,《随园食单》、《闲情偶寄》等著名食书中,楚菜品种刊录明显增多。同时,楚地名菜如“沔阳三蒸”“江陵千张肉”“黄陂烧三合”“石首鱼肚”“咸宁宝塔肉”“武汉腊肉炒菜薹”等享誉四方。在传统鱼菜制作方面,其技艺也有较大的创新发展,如钟祥蟠龙菜,主料是鱼和肉,而成品却是吃鱼不见鱼、吃肉不见肉。至此,楚菜作为一个菜系已基本定型。

综上以观,楚菜真正发端,缘于楚国特殊的自然环境及楚国的崛起、楚文化的兴盛;楚菜之所以能够拥有今日的江湖地位,得益于楚文化的根植与滋养。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近3000年来,楚菜在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地域风味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发展、成熟、定型,并最终成为我国众多地方烹饪风味流派之一。201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楚菜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将湖北菜简称统一规范为“楚菜”。同年12月,首届楚菜产业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全国知名餐饮学者、企业家、烹饪大师等700余人济济一堂,共话楚菜创新发展,并发布业内对湖北菜的共识,即“鱼米之乡、蒸煨擅长、鲜香为本,融和四方”。至此,楚菜之名、楚菜风味,脱颖而出,一锤定音。

楚菜是古老的,楚菜也是年轻的。言其古老,是指楚菜源远流长;言其年轻,是指楚菜不断创新,在故楚之地,有这样一个的群体,他们痴心于楚菜的发掘、研发、弘扬,楚菜于是得以发扬光大,成功跻身我国著名菜系之列。如蒋文涛先生继《千年楚菜》后又将推出的《楚食》,就是其中的代表。




蒋文涛先生出身厨师世家,系湖北特色蒸菜“二河三蒸”第四代传承人。在美食的氤氲烟火中,蒋文涛先生认识了楚菜、爱上了楚菜。他爱楚菜,更钟情楚菜背后的故事、文化,只要有空余时间,他就一直行走在路上,走访了故楚地核心区湖北省数百个乡镇,挖掘出数百种道地食材,总结出数百道楚地特色菜烹饪方法,以及多则楚菜在省外流传的故事。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卷香与菜肴香兼具的《千年楚菜》系列丛书。

拜读文涛先生的《千年楚菜》,继而再读其新著《寻觅楚菜》和《定义楚菜》,深感其都是用专业、敬畏且深情的态度去挖掘和记录楚菜的前世今生,致力于凝练楚菜文化特色,丰富楚菜文化内容,弘扬楚菜文化精神,激发楚菜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楚菜文化与时代特色相结合,不断提升楚菜文化魅力。作为一名楚文化研究工作者,我更能体会到文涛先生的良苦用心,即希望将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楚菜标准化,用私房的烹饪方式,推广到每个家庭的餐桌。此诚楚人之福,亦乃楚文化之幸,故不揣浅陋,欣然为之序。


作者简介

刘玉堂,男,1956年生,湖北大悟人,武汉大学史学博士学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

刘先生是中国楚文化研究大家,先后担任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及青春历史剧《思美人》历史顾问。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