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豫剧人李树建打造沉浸式驻场演出 “豫园、京园、家园”三步走即将完成

河南日报客户端

|

2024-05-01 02:42:49

拥有近300年历史的豫剧,全国共有167个专业豫剧院团,民营文艺院团达2100多个,号称“十万大军”。从业人员之多,流布地域之广,居全国地方戏剧种之冠。

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的影响力虽然辐射全国,但豫剧的主阵地始终在河南。历史上,豫剧前辈到省外演出、巡演、交流,不断扩大豫剧影响力。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豫剧大师常香玉为了支持抗美援朝,举行全国义演募捐战斗机,让豫剧的影响力首次辐射全国。

一次次走出河南,一次次走向全国,豫剧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进入新世纪,以李树建为代表的豫剧人,更是将豫剧推向了世界,走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退休后的李树建还有一个遗憾:在省内外,豫剧始终没有成形的驻场演出。

时光的列车,抵达2024年。豫剧人李树建大胆开启沉浸式驻场演出新步伐,下定决心实施“豫园、京园、家园”三步走战略,希望通过“国际化表达—全球性传播—产业化运营—项目化操作”的模式,把中国特有的传统戏曲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一】国潮戏腔“来一段儿”,现场观众都是年轻人

4月25日、26日晚,由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主办,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等单位承办的“来一段儿”国潮戏腔音乐会,在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震撼亮相。这也是由豫剧人李树建亲自发起、组织、打造的沉浸式演出入驻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后,第三次同观众见面。

伴随着架子鼓、电子琴、吉他、贝司等现代乐器欢快激昂的旋律,青年豫剧演员袁娜、付娜娜、刘子杰和“喷空”演员李小雨走上T台,一句“我一见老母亲”,立即触碰了观众的神经。

这首《大登殿·我一见老母亲》是摇滚?貌似又不是摇滚,因为这是豫剧的经典唱段。是豫剧?好像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豫剧,因为伴奏乐器都是流行配器。是歌曲?却又不似我们平常听的歌曲,因为里面还有豫剧的唱腔……但是这些,就是这次演出的最大特点——国潮戏腔,是目前最流行、最吸引年轻人的戏曲表现形式。

当晚的演出,除了多位青年豫剧演员亮相之外,来自上海的京剧名家傅希如、越剧名家裘丹莉、青年跨界艺术家李政宽以及歌手刘丰等人的颠覆式表演、创造性呈现,让观众直呼过瘾。

“龙凤阁内把衣换,薛平贵竟然有今日天,马达江海把旨传,你就说孤王我驾坐在长安……”李树建一开腔,观众掌声如雷,原来唱了一辈子豫剧的他,这次和李政宽一起,唱起了中州特别版京腔民谣《大登殿》。演唱过程中,他还像流行歌手一样,大幅度挥舞双臂,与年轻观众共情共振,而全新的唱词、唱腔,更让观众万分惊喜。

值得一提的是,整场演出伴奏均为现代乐器,近20个节目中,新创节目占比超过一半,而演员们的呈现则为节奏明快的当代表达。因此,当天的小剧场,几乎看不到头发花白的老年观众,几乎清一色年轻群体。

【二】围着T台看豫剧,演员走进观众,观众成为演员

这场以摇滚为底色,融合戏曲、民谣、说唱、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来一段儿”国潮戏腔音乐会,是豫剧人李树建打造的小剧场沉浸式演出的最新尝试,观众极为振奋,反响强烈。

其实,在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的沉浸式驻场演出,在两个月前的2月20日就已正式启动。

当晚,郑州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但观众依然克服重重出行障碍,来到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

“呦呵,竟然是T台!”走到剧场,这几乎是所有观众的共同感叹。

舞台+T台,占据小剧场的一面空间,而T台的对面和两侧,则为观众席。围着T台看豫剧,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让观众们充满了期待。

随着聚光灯的不断切换,河南曲艺新名片“喷空”团队的两名成员走上了T台,他们开始讲述2000多年前发生在晋国的那段荡气回肠的故事,《程婴救孤》从历史中走来。

和大型舞台剧《程婴救孤》“一演到底”不同,小剧场精华版《程婴救孤》全程融入“喷空”元素。不是很重要的场次,由“喷空”团队演员串场讲述,重要场次则由李树建等人精彩演绎。串场发挥与精湛表演层层递进,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喷空”和豫剧的融合,让《程婴救孤》的时长得以浓缩,剧情更加紧凑,故事更加曲折,呈现形式更接地气,令观众耳目一新。

更令观众难忘的是,演出过程中,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贯穿始终:演员从不同方位出场、屠岸贾到观众席搜寻孤儿同观众对话、李树建坐在观众席演唱……此时,观众成了演员,演员融入了观众,这种沉浸式演出,沉浸式观看,让演员和观众都成为精彩故事的一部分。

李树建直言,引入T台就是为了贴近观众,吸引年轻观众,彻底消除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感,让观众在颠覆性创意下有一种沉浸式体验。

【三】为戏曲推新人、培养新观众,他愿当冒险家、探路人

自2月份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的沉浸式驻场演出开启后,每个月连演三场。用李树建的话说,这叫“固本求新”。

事实证明,连续三个月的演出,他们在不断创新表演形式、呈现方法,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可,这让62岁的李树建倍感欣慰。

事实上,同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的沉浸式驻场演出并行的,还有上海豫园的小剧场沉浸式驻场演出。

今年1月21日至23日,“豫园·豫剧·遇知音”豫剧人李树建入驻上海豫园系列演出举行,正式开启了古老豫剧在时尚都会上海驻场演出的新模式。中原文化与海派文化交融,黄河文明与海洋文明激荡,这是中国豫剧在全球化时代与世界的交响。

众所周知,此前数年,时任河南豫剧院院长的李树建就多次指出豫剧“三多三少”的问题: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到农村演出的多,到城市演出的少;到农村包场的多,到城市卖票的少。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豫剧传承发展最朴素的真理,还是要面对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而豫剧要想有更好的未来,归根结底,还是要推出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新一代年轻观众。

进入新世纪已经二十余年,进入新时代已经十多年,究竟该如何推新人、培养年轻观众、培育戏曲市场?

带着“戏曲市场之问”,李树建大胆探索“三个转变”:让戏曲事业向戏曲产业转变,让戏曲剧场向戏曲市场转变,让戏曲精品向戏曲产品转变。只有把“三个转变”落到实处,才能让年轻观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然后走进剧场,爱上戏曲,传承下去,自然也有了市场。

身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的李树建常说,自己不是豫剧领军人,而是豫剧的看门人、守门人、传承人,退休后的自己有了更多时间,他愿当冒险家、探路人,于是就有了联合“喷空”团队在上海、郑州陆续开启的沉浸式驻场演出,期望通过创新达到融合,赢得市场。

【四】演出持续向好,为戏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但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如何吸引年轻观众的重大挑战。过去十年间,戏曲界通过融合多媒体等方式改革传统艺术形式,并在近年来开始引入一种全新的艺术表演类型,就是沉浸式戏剧,它以新颖性及互动性,在年轻观众中逐渐建立了不小的影响力。

在沪豫两地的沉浸式驻场演出开启后,每地每月连演三场。经过四个月的运作,沉浸式驻场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用中国剧协分党组原书记、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的话说,“沉浸式体验进一步加强,演出效果越来越好,主办团队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值得期待”。

《中国戏剧》编辑部副主编靳文泰说,小剧场沉浸式演出在保留豫剧艺术表现力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合了河南的“喷空”,还有一些沉浸式戏剧的元素,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演出模式。豫剧旋律与沉浸式戏剧空间布局相结合,使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戏剧情感的直观力量,成为一个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种独特的演绎方式和深刻的主题提炼,无疑为沉浸式戏剧在本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大表现转向小沉浸,这绝不是一个大剧场到小剧场空间的缩小,而是艺术精致化的一种过程,反过来也为传统豫剧注入了现代演绎的活力,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吸引了包括年轻群体在内的更广泛的观众。

“戏剧演出从大剧场向新空间的转换,具有一种开创性。李树建主导的小剧场沉浸式驻场演出,具有象征意义。”中国剧协原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说,每个剧种都有名角,但不是每个剧种的名角都有本剧种发展的担当意识。李树建审时度势,大胆尝试以商业、以市场为驱动的小剧场沉浸式驻场演出,这是时代的召唤。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表示,在新时代,小剧场沉浸式驻场演出不仅是对豫剧,包括对整个戏曲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实践,就是把中华戏曲的优秀传统和审美精神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探索。

【五】即将完成“豫园、京园、家园”三步走,为中华戏曲赢未来

河南这方神奇厚重的土地,是豫剧的根脉所系,是豫剧的“家园”。在“家园”实现沉浸式驻场演出,诚如李树建所言,这是“固本求新”之策。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豫剧入驻上海“豫园”,可以让豫剧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得到淬炼和提升,真正实现“豫剧入海文化出海”,使古老豫剧在全球化时代与世界产生交响和共鸣。

而首都北京,则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愈加夺目璀璨。

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董事长唐嘉辉表示,河南豫剧小剧场沉浸式演出将走进北京,进行“豫园—京园—家园”三地常态化驻场演出。希望通过“国际化表达—全球性传播—产业化运营—项目化操作”的模式,把中国特有的传统戏曲艺术 不断发扬光大。

一个好消息传来。今年5月16日至18日,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暨沉浸式小剧场演出——“京园有戏”豫剧人李树建入驻北京河南大厦系列活动,将在北京河南大厦六楼小剧场举办。这是继豫剧人李树建入驻沪、豫两地打造沉浸式小剧场演出之后,完成“豫园(上海)、京园(北京)、家园(郑州)”三步走的重要举措。

如果仅仅从这个层面理解豫剧和“豫剧人李树建”,那格局就太小了。

李树建曾在多个场合反复说,“豫剧人李树建”只是一个符号,凡是好剧都能来演,不看出身、不论年龄、不限地域、不固定剧种……

豫园、京园、家园,均为驻场演出。小剧场,大世界。小舞台,大作为。李树建总是说,古老戏剧在新时代有无限可能,他期望通过三地的沉浸式驻场演出,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让老戏曲永远保持新传播,让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实现新裂变,为中华戏曲赢得未来。

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愈红曾称赞,豫剧人李树建退休之后,追求梦想的脚步一刻都没有慢下来,一直走在探索创新的最前沿,他这样做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直在思考传统戏曲如何传承、河南戏曲如何发展、青年演员如何成长、河南戏剧如何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

对于很多人来讲,人生的经历都是一个抛物线,但是对于李树建来讲却是一个长长的曲线。这个曲线的背后凝结着他对艺术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梦想的执着,对人民的忠诚,也体现了一个戏剧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如是称赞李树建:豫剧因为有了他生机勃勃,前途无量,他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大写的豫剧人。

(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供稿)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