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马平|万山红遍皆可染

文艺云

|

2023-10-31 07:52:42

 万山红遍皆可染

文/马平

1.朱 砂

李可染。

用朱砂作画,画出了动人心魄的《万山红遍》。

朱砂,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又称丹砂、辰砂,朱砂的红色粉末,经久不褪。“涂朱甲骨”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每一次在普兰、钛白、赭石等等一堆字眼中看到朱砂,总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惊艳感,心口的朱砂痣,使朱砂听上去更加扑朔迷离。唐白居易《自咏》:“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元张可久《天净沙·由德清道院来杭》曲:“丹炉好养朱砂,洞门长掩青霞。”讲的都是朱砂的色彩。

看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就知道朱砂在他的手中渗透了多少时光。深红、大红、浅红、桔红……朱砂在万里江山变换着不同的姿态,山矗立起来了,水朗润起来了,树繁茂起来了,街巷热闹起来了,屋舍俨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只有红色才有这样的气魄和胸怀。

山高水远,每一株树都枝影婆娑,秋天来了,正是收获的季节,光阴为世间万物涂上了属于他们的色彩。红色正是收获与果实的颜色,是经过阳光渗透的颜色,是被风霜洗礼的颜色,是生命和血脉最本真的颜色。它们在高山之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经历冬的严寒,春的疼痛,夏的繁华,最后它们落进泥土,为又一个春天酝酿希望。世间任何一种色彩都来自于自然的馈赠,大自然用最慷慨的画笔,为每一种生灵涂上属于它的颜色。

《丹霞枫林图》。正是一个美丽的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峦起伏,澄澈如镜的水面在山峦之间缠绕,水上有舟,应该是一个晨曦,阳光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黄,枫叶透亮,闪烁着诱人的色泽,每一根筋脉都在光影中清晰可见;每一棵树都挺拔俊秀,他们与山相守,信念永恒,在四季的轮回中保持着最美的姿势;他们与水相伴,初心不改,在沧海桑田中坚守着不变的承诺。誓言是最容易改变的东西,踩着美丽的旋律而来,像一阵风,在耳畔留下醉人的情话;而山与水,却因为它坚实的本性,即便碎成齑粉,也依然是最初的质地;他们以不同的姿态形成世间美丽的风景,并且接纳万物,多少生灵在他的怀抱中生生不息。从荒凉变成蓊郁的苍翠,从苍翠变成火焰般的大红,炙热的红色,繁茂的红色,喜庆的红色,热闹的红色,红色素来属于张扬热烈的色彩,他们从不躲藏,也从不娇羞,他们直率大胆,勇往直前,在生命最醉人季节里绽放最动人的色彩。他们是最动人的朱砂色,将世间万物浸染得绝色而彻底!

红色不止在漫山遍野,也在房前屋后。看那雪白的房屋,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山水之间,看那一线清泉,自天宇奔流而下,悬挂在山的怀抱,看那山风阵阵吹起波涛汹涌,再看那山石荦确,牵引出一条蜿蜒小径,最后是溪水潺潺,奏响秋天的旋律……甚至每一块顽石,都被红色的秋天融化,都在红色中悠扬婉转;

山中有飞鸟,惊起落叶纷飞;他们落进小溪,随溪水远去;山中有灯火,燃起夜色如诗,她们自窗中飘出笑声,碎在茫茫黑夜;溪畔有濯衣的农妇,衬着山花烂漫,蔓延到小小柴门;山中也有云,在月光如洗之夜,听飞瀑流泉;万物都在红色中拥有秋天,秋天因为红色而燃烧成炙热的火焰。

但那些朱砂的红是有层次的,像乐章中的不同牌名、不同曲调,比如山头那一缕浅黄,那是太阳初升的颜色,轻薄、温暖;再看那一片橙,渐渐变浓,朱砂沿着山路有了厚重;到了放纵的大红,那就是了,是最后的色彩,是大山的灵魂,是火焰腾起的火花,将整座山都照亮了,阳光渐渐笼罩山峦,青砖白瓦的房子苏醒了,溪流里倒映着火红的枫林,像燃烧的云霞;有了波光粼粼,有了细浪涓涓;那些摩肩接踵的树像庄严的卫兵,为整座大山扯起温暖的屏障。

李可染的七幅《万山红遍》系列,幅幅精彩,正是朱砂红的气质,雄健大气、热烈奔放。

2.黛  青

再看他的水墨山水。我们似乎回到了故乡。青砖黛瓦小桥流水,牧童、杏花、溪流、烟雨……是乌镇或者周庄吧,典型的江南气质,炊烟袅袅的清晨,粉色的杏花含苞欲放,刚刚下过一场细雨,小镇笼罩在湖光山色之中,牧童起得早,牵着老牛走过青石小桥;小舟还未摇动,浆声还未响起,湖中一片宁静,似乎听得见翠鸟的啼鸣,青石的小径上走过发辫修长的女子,也许有油纸伞,正是戴望舒笔下那丁香一样姑娘。相比于万山红遍的朱砂,这次他用的是黛青色,是天空和细雨以及带着浓浓水汽的颜色。

黛,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颜色,是一个多么诗意的字眼。

《清漓胜境图》。是漓江的山水,天堂般的地方,山是极其秀丽的,线条柔软,波平如镜,感觉到浓浓的湿润温暖的气息,最美的是那些倒影,山在水里,房子在水里,帆在水里,但水深不可测,应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吧!那些倒影波光悠长,似乎穿透了时间和空间,当水波荡起涟漪,倒影便碎在水中,一圈圈荡漾开去,想要抓住却转瞬即逝,它们是光阴,从不为谁停留。

两岸的屋舍里是极幸福的人,一定有江南极其水灵的女子,着月白的衫子或者蓝花的小袄,在窗前梳妆,在灶台前燃起炊烟,临水而居,便有鲜美的鱼,有雪白的藕,两岸便有活色生香的生活,飘起吴侬软语的话音。

船是各家的小舟,出海捕鱼去了,一字排开,开门便是无边无际的水,无垠广阔的海,水是令人留恋的,有了水便有了生机,有了希望,有了绿意,有了灵气,有了俊秀的山峦和郁郁葱葱的生命,所以江南佳人如织才子如云。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样子,永远清新丽质。

但他的《百重泉》是厚重的黛色。笼罩着浓重的雾,重重飞瀑自山巅奔流而下,在崇山峻岭之间咆哮,他们穿越冰冷的岩石和幽谷深潭,坚硬的山便柔肠百转,神秘的丛林便润泽清朗,一株一株的树化作黛色的云,矗立在高山流水之间,空灵如冬日的霜花,仿若天边的海市蜃楼。浓重的黑里是深黛、浅黛交织的乐章,在这样的黛色里,李可染的画再次空灵起来,远离了炊烟与小村,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藏着极佳的圣地。

《千岩万壑》是孤独的黛色。黛色这种色彩是适宜用来表达孤独的。云雾缭绕,苍松翠柏,真的有仙境,便是这个样子吧?世界上绝美的东西都是孤独的,曲高和寡,他们只适合明月、清风、翠竹、淡云、晓雾、寒露、冰雪、冷雨……那些美丽的字眼几乎都和孤独有关。贯休的《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里有“喷岚堆黛塞寒碧,窗前古雪如白石。”正是苍山如黛的意境。李可染喜欢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壮丽山河,便愈发显得山之巍峨和冷峻。山常常是用来形容男子的,而水却多是女儿柔情,当山水相依,便有了天地之间的故事和风景。

而他的《秋色》却在黛色中加了加了一抹淡红,那是暖暖的阳光和亭台楼榭,是古深的幽林里青黛之中的一点韵律,也是《烟江夕照图》图中的一抹嫣红,他的《陡壑夕阳》,千岩万壑之巅,是夕阳的温柔的抚摸,偶尔泄露在峰回路转处,便使景深更加险峻。烟,总是虚无缥缈的颜色,而夕阳是多么真实可触,当它们在世间相遇,便成为人间佳境。

李可染的山水画中人物极少,即便有,也是略有二三,《江南水乡》里,被水气浸染的远山和老屋之间远远走着一个人影;《密林深处》也是淡淡的着墨几人;《观瀑图》也只有两人凭栏;这些画的主角都是山、石、瀑、树,清幽、寂静,风景有时比人更可亲。

他的黛色里也有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鲁迅故乡绍兴城》,《桂林铁封山雨》,十里长街的喧嚣热闹,人影幢幢的街巷,人声鼎沸的小桥,长河来自天边,滋养着万家灯火,轻舟如梭,油纸伞撑起江南的诗意,黛瓦上落满三月的细雨……使人想起那篇著名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是这样的有故事、有场景、有念想。

总之,他笔下的山水都有水气弥漫开来,渗透薄薄的宣纸;都笼罩着薄薄的烟雾,似乎从画中扑面而来;都有轻舟,似乎那水与舟触手可及;有亭台楼榭,传出咿咿呀呀的江南之声;有艳丽的桃花点点,有怒放的红梅俏丽,在远山如黛中平添冷寂中的妩媚。

他的笔调沉涩,如同雕刀,一刀一刀刻得绵密瓷实;有时又温润柔软,如同烟雾,浸染着每一处景致;极高的山,极深的潭,极玲珑的桥,极远的云,极深的庭院,极轻的舟,极繁茂的树,极清透的水……当山水以极致之态和在李可染的笔下或冷或暖,便有了极致之美。

3.牛

他的牛极俏皮,常与顽童相伴。也常有垂柳,有水,有山,有桃花……

顽童多骑于牛背,手执青青柳枝,一边放牛,一边饱览春光,《钱塘渡牛图》,两只老牛,露出半个牛身,孩子悠然自得,牛背上的童年是每个乡村长大的孩子都经历过的故事;笔下无水,画面却有水的深度,牛是淡墨,肥厚圆润得可爱;牛也像孩子一样有懒懒的时候,清晨起来窝在暖暖的被窝里撒娇,只有孩子包容它,提着鸟笼去逗它,它却懒懒地不愿睁开眼睛,牛与孩子都有着稚气与天真,憨厚和直白。

叫醒了老牛,孩子就该去放牧啦!沿着乡间小道,哼着乡间小曲儿,带上草帽,老牛拖着他,阳光刚刚探头,清风徐徐,穿过两三枝桃花,有点累啦,孩子就趴在牛背上歇息,牛像个温厚的长辈,默默承载着孩子的顽劣,孩子也在它宽厚的背上放风筝,长长的线一直飘向天空,孩子一忽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老牛随着风筝左右摇摆,孩子清脆的笑声响彻整个春天。有时是两个孩子,骑着牛在垂柳下聊天,柳树下是水,柳枝上是飞鸟,柳条拨弄着清清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孩子投一颗石子进去,更加惬意无限,这是每个孩子都向往的童年,真正的童年。当阳光过于炙热的时候,孩子就赶着牛到丛林中去纳凉,虬枝盘旋的一棵古树,是孩子和牛的栖息地,打个盹儿,做个美美的梦,真好。孩子也会望着远山发呆,只有一个背影,他向往着着山外的世界;他也在桃树下思索,望着满树桃花,会不会想起青梅竹马的那个邻家女孩儿?乡村的孩子是无拘无束的,他们干脆让牛自在游泳,俩人爬上树干,嬉笑追逐;或者站在牛背上相互逗弄;看到那只特别艳丽的桃花,一定要踮起脚想要把它摘下来。牛也有不听话的时候,当夕阳西下,贪玩的老牛不肯归巢,孩子就拉着它的缰绳,牛坐着屁股不肯走,孩子坐着屁股累的气喘吁吁,都是又倔又犟的样子!

每一个画面都是极美的剪影,牛是大自然的孩子,也是李可染笔下的精灵,他爱它们,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在爱中成为经典。

作者简介:马平,女,河南渑池县作协副主席、美协主席,现供职于渑池县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