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西藏山南昌珠镇,这里是“西藏第一块御用农田”,很多人都来朝拜

懒游的故事

|

2023-07-06 10:04:49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西藏是众多驴友的向往之地,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山南的昌珠镇。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昌珠古镇,南临喜马拉雅山脉,北接雅鲁藏布江,在潺潺流淌的河谷间,静静地走过了上千年,古镇依然保持着传统藏式建筑风貌,昌珠寺作为古镇的中心,也是镇中最宏伟的建筑。

古镇人家大都围绕着昌珠寺而建,主要街巷全部通往寺庙,方便村民前往转经祈福。每天清晨,人们都会早早起床,他们在家里准备好桑叶、糌粑和酥油茶,然后去到昌珠寺,许下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从小听着故事长大的昌珠人,珍惜拥有的一切,无论是一粒米,一根稻草,还是一碗水,一把土,都会物尽其用。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前人留下来的财富,是上天的馈赠。昌珠人对祖先的遗产格外珍惜,当年先祖开垦的第一块农田,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每年春天,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这里朝拜,体会着先祖当年播种下第一颗种子时的美好愿望。在昌珠人看来,土地不仅是生存的根本,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古镇的周边有将近三千亩的良田,春播夏种,秋收冬藏,一代代昌珠人在广袤的土地上,耕种着富足的生活。

公元前二世纪,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就诞生在雅砻河谷,许多追随藏王的民众来到这里,为藏王修筑宫殿,还在宫殿旁开垦出了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块御用农田,种植粮食,供奉藏王。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藏族的先祖们,周而复始地播种、耕作,也不断地收获着土地的馈赠,摆脱了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这片根植于藏族人心目中的“御用农田”,被视为来自上天的恩赐,每年,都有大批农民要来到这里,祭拜,祈福,祈求上天的庇佑,感恩自然的馈赠。在他们看来,这片土地既是祖先的荣耀,也是赖以生存的根本。

格桑旺杰,是这片“西藏第一块御用农田”的主人,从祖辈开始,他们家族就在这里耕种。十几年前,随着西藏旅游的兴起,不仅很多藏族人来这里祈福,一些外地游客也会慕名前来。那时,格桑旺杰就琢磨,要用这块土地额外赚些钱。

昌珠镇居民格桑旺杰说,“你卖那些土呀,还是青稞呀,这样包装包装地卖,现在的话肯定好。打个包装卖的话,一包最少也20元左右的话,这个地上面可能有几万吧。”每年几万元的收入,对当时的格桑旺杰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是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却遭到了严厉批评。父亲说,别这样干,这些都是念经书祈福这样的需要,你这样干下去的话你也没好处,你直接给他们就行,必须不让卖。

在格桑旺杰的父亲看来,这片土地不止属于他们一家,而是全体藏族人的共同遗产。如果拿土地去卖钱,就是毁掉了民族的文化,农民的根脉在土地上,不但要世世代代种好这块田,更要用心守护。祖先播撒下第一粒种子时的美好愿望。父亲的话让年轻的格桑旺杰明白了道理,他放弃了利用土地赚钱的想法,继续踏踏实实地耕种着。

近年来,来到昌珠古镇的游客不断增加,格桑旺杰在家里开了一间小茶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特意到茶馆里认识一下这位“西藏第一块御用农田” 的主人。古朴的藏式风情和香浓的酥油茶,让小茶馆的生意十分红火。格桑旺杰一个月有三四千左右的收入,现在特别高兴,自己感觉也梃幸福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