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古桔槔,今杠杆——汉石祠里闪耀智慧之光

长清融媒

|

2023-05-19 16:57:29

“看气度,这里凛然风骨、浩然正气,这种风骨和正气,记载于齐长城横亘的巍峨山脊上,题刻于孝堂山石祠的斑驳石壁间……”跟随省长的绝美推介,走进孝堂山石祠,在斑驳石壁间感受璀璨的汉代文化。


孝堂山汉石祠建于东汉初年,历经2000余年风雨洗礼和历史沧桑,仍保存十分完整,屹然耸立在孝堂山之巅。它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还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第七位。在石祠内部三面墙壁上和三角石梁上,雕刻有精美的汉画,以流畅的线条再现了2000多年前这一地区的社会生活状况,是一幅珍贵而又生动的历史画卷。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努力通过观察和直觉认识大自然,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得到的结论往往是经验性的、粗糙的。其中很多物理原理在古代就常被应用,可能当时并不知道什么科学原理,但在应用方面绝对是长期的经验总结。在孝堂山汉石像中就能寻到物理学的应用痕迹,其中有杠杆、滑轮等使用场景,一起来看看古人的智慧吧!

在东墙四区的庖厨场面,有一组场面其下是一口井,井旁有一盆,一人正在打水,井旁设桔槔。

孝堂山汉石像线画


井旁的这个桔槔就是我们现在称的"吊杆""称杆",是古代汉族农用工具,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仔细看图中的桔槔结构,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直杆与汲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当不汲水时,石头位置较低;当要汲水时,人则用力将直杆与汲器往下压,与此同时,另一端石头的位置则上升。当汲器汲满后,就让另一端石头下降,石头原来所储存的位能因而转化:通过杠杆作用,就可能将汲器提升。这样,汲水过程的主要用力方向是向下。由于向下用力可以借助人的体重,因而绐人以轻松的感觉,也就大大减少了人们提水的疲劳程度。

“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用夸张的手法讲述了杠杆原理,而桔槔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杠杆原理的生动实践。再后来,杠杆的平衡原理得到多方面应用,抛石机、木幔车、槽碓、水碓等相继出现。

除了杠杆,孝堂山汉石像还出现了滑轮的使用场景,我们转眼到汉石祠隔梁石东面画像,一幅“泗水捞鼎”图映入眼帘,这里再插一段秦始皇泗水捞鼎的故事。尧舜时代,禹铸之鼎,真正的国之重器。大禹铸九鼎后,夏商周三代,一二千年间,帝王皆以其为天下之神器,传国之重宝。失宝器而亡国,得九鼎而有天下,故九鼎,成了当时操控天下的象征。后秦国当时所得,却只剩有八只。盖大禹共铸九鼎,今缺一则不全,这可谓是不吉之象。传说那一只神鼎在泗水。所以,秦始皇亲至泗水,千人没水。结果却是‘捞之而不得’,留下了终生遗憾。


桔(jié)槔(gāo)

再看汉石像中的“泗水捞鼎”场景,河的两岸用石块叠砌挑出,呈平桥状,当中开口如井。桥下正中一船上一人正用杆支鼎,鼎已升至井口。定眼细看两岸上端都有二个滑轮,两根绳子通过滑轮系在鼎耳上,岸上拉拽者共八人,南北各四人,北岸四人因鼎耳已断,拉绳松弛。

撇开捞鼎结果不谈,单看捞鼎的过程和技术手段,那时古人便很好地运用了双滑轮联动法。河两岸被砖头叠高,顶部都装一滑轮,两侧各有四人在拉滑轮上的绳子。两滑轮间,两绳各吊一只鼎耳,向上起吊一只三足大圆鼎。图画两岸上端还有四人在观看这次捞鼎场面。

此时我们再回忆一下初中物理学的滑轮知识,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捞鼎图岸边的滑轮只改变了用力方向,并未省力气,可见南北两岸的为定滑轮。那么当我们仔细看看捞鼎图时,就会发现,除了在岸头的定滑轮之外,假如绳索没断之前,那么古人就是在利用大鼎的三足两耳结构,套穿纤绳而过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滑轮,从而实现了定滑轮改向,动滑轮省力的效果!

可见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滑轮的原理,并且在生产、生活、战争等各方面都有滑轮的应用。其中辘轳的使用也应用到了定滑轮原理,它的主要部件是一根短圆木,上绕绳索,圆木可环绕其固定轴转动,这就相当于一个定滑轮。看到此时内心不由得赞叹古人的智慧无穷啊!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