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青工委召开“五四”青年座谈会,听老中青社员们讲述青春奋斗故事

同心四川

|

2023-05-05 09:30:05

[五四青年节]

为弘扬五四精神,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5月4日下午,九三学社四川省委青工委召开“五四”青年座谈会。社中央青工委副主任,社四川省委副主委、省直工委主委苏远东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社省委青工委主任柴铁锋主持会议。

柴铁锋首先代表社省委青工委作主题致辞,祝愿全省社员节日快乐,继承弘扬先辈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青年社员田海龙作《重温“五一口号” 回顾九三社史》主题分享,为大家详细阐述了“五一口号”的重大历史意义、九三学社的政治选择和“五一口号”的当代启示。

会议特邀老、中、青三代专家社员印开蒲、陈列、裴向军、黄云、曾自强、杨晓先后分享了各自的成长奋斗故事。6位社员的讲述生动朴实,有的将我们带回到改革开放之初时不我待的拼搏奋进,有的让我们回到当下,感受新征程上国家对科技、农业、生态及基础学科等的高度重视。会场上频频闪现的金句警言激扬着几代人的青春热情,那些战天斗地的动人成就奏响着日复一日苦干实干的青春之歌,引领全省青年社员志存高远、不负韶华,踔厉奋发、为社争光。

发言摘编

印开蒲

2023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

作为今天唯一一个“80”后,今天非常有幸和全省青年社员们做个分享:

上世纪60年代,我高中毕业后进了中科院四川分院农业生物研究所担任见习员,在马识途等前辈的引导下,打下了植物科学知识和地图绘制技能的坚实基本功。

在科学的春天里,我走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为设立九寨沟、大熊猫等保护区、推广亚丁和川西美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也得到了国家和省上的高度认可和亲切关怀。

有人说我是打法专业的生态保护斗士,我认为自己是环保的参与者和记录者。退休后,我把对巴蜀大地的深情融入到《百年追寻》和《百年变迁》两本图文专著中,为四川的国际化交流提供了一个窗口。

借此机会,我送给青年社员们三句话:一、现在的科学研究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二、科学研究手段先进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丢;三、学科发展方向多样化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不能丢。

未来发展就看你们的了!

陈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原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作为一名“高铁人”,我和桥梁、高铁打了半辈子交道。在我的青年年华里,为建桥立业,我走过很多艰险山区,曾经在云贵高原一守就是三年多。带着坚定的为中国高铁致力终身的使命,多年来我在老一辈的带领下攻坚克难,不仅事业上小有成绩,更学到了很多立身处世的道理。

如今,中国高铁已从先进技术的追随者变成世界范围领跑者,我站在高铁建设的第一线见证了这一切,感到无比自豪。

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通过学习为中国梦添砖加瓦,在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中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国家的未来在青年,祝大家与时代同频奔跑,为中华复兴不懈奋进!

裴向军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

大家可能对成都理工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重实验室都很熟悉了。理工不仅走出了很多地质人,更走出了很多九三人。我也是其中一员。

我本来是搞土木工程的,现在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持工作。国重实验室为我的研究搭建了国际平台,也促使我的研究成果不断升级换代。比如粘度时变灌浆材料(SJP)被公认为解决了速凝材料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低这一国际难题,在全国近20个省区、120余项重大工程中得到充分应用……而仅仅为了最初的成功,我们就做了约5000次试验……而这一切,在看到科研成果填补了空白、为精确修复山体、解决隧道涌突水问题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时,一切都那么值得!

成理九三人还在披荆斩棘的路上,期待更多的青年社员加入合作,或蹚出自己的科研之路!

黄云

社省委委员、凉山州委副主委,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炼铁首席工程师,东北大学硕士生导师,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我是攀钢引入的第一批大学生,也是攀钢第一个高炉女工长。

我热爱冶金工程,我要让青春融入到三线建设的火热中,我做到了!

谦虚求教、吃苦耐劳,我从未退缩,誓要当新时代的花木兰。从精通生产的技术专家,到勇担重担筹建西昌基地,从一心一意搞科研,到当起生产大管家,我不断突破舒适区,把自己逼成全才,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九三学社社员,有了更多助力发展、服务社会的平台渠道。

女性柔情也可燃起燎原星火,百炼之钢也可化作绕指柔。

姐妹们,我们行!

曾自强

四川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数据科学系副系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结缘四川,结缘九三,一路走来,我常怀感恩之心。

我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生,在求学和科研创新之路上一路乘风破浪,不仅实现了从数学学士到管理学博士的跨越,再到从事管理科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川大九三前辈的引导和带领密不可分。

面对艰巨繁难的研究课题,在导师的影响下,我形成了超强自律、坚韧不拔的精神,形成了势必突破瓶颈的志气和闯劲,还形成了从事无巨细的调研中捕捉切口和灵感的能力。

川大十年为我打下良好学术基础,更多次推荐我走向更高学府拓展学术能力,我一定要用所学回报祖国和母校。随着中国创新发展制度与环境的不断改善,创新扩散产生的社会价值还会进一步放大。

我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一批志同道合的九三人。创新之路是波澜重重,唯有无惧风雨、代代奋发、才能行稳致远、同抵复兴彼岸……

杨晓

博士,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四川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入选四川省“青年千人”计划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

多年前,我沿着长江出川求学,而后跨越大洋提升自我,最终选择回到了芙蓉城,在这片沃土上实现我饮水思源、勤读力耕的报国初心。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近年来,我致力于育种技术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为实现泱泱中华的丰盈自足,为提高人民群众对菜篮子的满意度,我心有火种,前路在望,充满信心。让我们继续发扬五四精神,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将成果送进万千农户家,做一名无愧神州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苏远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五四精神与九三学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五一口号”是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踏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转折点。全省青年社员应深刻把握九三学社宗旨的精神内涵,积极发扬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开展青年工作的先发优势,力争形成更强合力。他指出,截止目前,全省市级组织做到了青工委全覆盖,制定出台并探索了多项工作制度,形成了“九三青年说”、青年论坛、青年建言献策工作室等活动品牌,各地青工委也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引导青年社员传承优良传统、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作出了积极探索,下一步还要继续以“6+1”品牌活动及青工委公众号为抓手,进一步引导青年社员加速成长,为不断增强社组织活力、提高参政党地方组织自身建设和履职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还对九三学社四川青年工作“一市一特色”相关工作作了交流探讨,并现场为许凤秋、苏帏、刘永刚等社员代表授牌建言献策工作室。社省委青工委在蓉委员,各市级组织青工委主任、副主任、委员,全省青年社员代表15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

社省委部分机关干部参加座谈。

作者:黄羽、周茜倩、苏帏

图片来源:青工委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