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现场实拍图还原,3分钟带你认识慧苑坑

小陈茶事

|

2022-08-03 18:02:3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慧苑坑的地盘很大。

那究竟有多大呢,很多茶客完全没概念。

这么说吧,当你买票进入景区后,坐景区大巴到水帘洞入口停车。

此时,往左手边走去,第一站来到的章堂涧已经属于慧苑坑的领地。

章堂涧是一条溪水名,也是一处小山场,种有不少水仙、肉桂。

发源自水帘洞的章堂涧,水汽丰沛,水流量大,几乎穿越了慧苑坑的半径,汇入流香涧。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2》

穿过章堂涧,第二站来到的地方是天车架,也称古崖居。

此时,抬头望去,上方岩壁有几处失修的栈道。

看到这一幕,相信很多游客会倒吸一口冷空气。

呀,这么陡的地方,古人干嘛要住在上面?

如此行路难,该怎么上去啊,单靠系绳攀岩岂不是很危险?

据武夷山胡歌的介绍,当年是为了避土匪,先民们才躲到上面去避祸的。

当然,用不着攀岩上去。当地熟悉小路的人,能找到秘道前往。

往事简单说完,回到现实。

古崖居这片小山场,优势也很明显。左边是高峻的风化岩,右边是潺潺清溪,小气候湿润又清凉,属于明显的“落坑”地形。

《3》

再往前,穿过一处断石窄桥,能看到一个亭子。

至于亭子的名字,麻花暂且记不清,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接下来的第三站,能来到我们熟悉的鹰嘴岩。

鹰嘴岩,顾名思义,它是一块巨大的山岩。

只不过因为造型类似老鹰的嘴巴,取名为鹰嘴岩。

远看,鹰嘴岩就是一块大岩石,光溜溜的,上面种不了茶。

但在鹰嘴岩底部,以及四周若干范围内,种有不少茶树。

其中,以高丛水仙、老丛水仙较为出名。

因地势相对开阔,光照条件充足不说,旁边还有溪流提供水汽滋养。

喝鹰嘴岩的茶,总感觉像是坑涧茶与岩上茶的综合体。

汤感呢,照例很稠很滑的。

但又与坑涧茶有别,它的花香、木质丛香等一系列芳香气息会更加鲜明!

站在岩骨花香漫游道(即游客走的主路),远看鹰嘴岩时,低头近看,大家会发现惊喜!

那就是,底下的溪流很清,清可见底,有很多小鱼在游。

这样的一幕,对在城市里住惯的人来说,会很新奇。

但按照武夷山胡歌的凡尔赛说法,像他们这样从小在山里跑着长大的土著民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他小时候过暑假,还会经常跑到水帘洞会摸鱼抓小虾加餐呢。

这样的暑假生活,不知大家是否羡慕哇?

《4》

再往前走,前方一处明显标记物很特别。

那是一株百年的古松树,挂有吊牌的,有专门单位负责保护。(图中只能拍到古松的挂牌,因为实在太高了)

抬头看,哪怕抬到脖子发酸,依旧看不见松树的树顶,老高老高了。

如果没记错,这个文保级别的古松面前,能看到不少芭蕉树。

芭蕉树旁,是一个池塘。

有一年阴天,我们去慧苑,结果半道下了大雨。

在慧苑寺躲雨,过了大半个钟头,直至下午五点多才走出来。

就是走到这片有池塘、有芭蕉的地方,近距离拍到了好几只白鹇(武夷山人称岩鸡),胖胖的,特别肥美。

估计在雨后的傍晚,白鹇一家刚巧出来觅食,不巧就跟我们打了个照面。

另外,往左向上跨步穿过看到白鹇的小池塘,有两条小道。

往左可通往鬼洞,直走往前,能抵达大竹湾。

而鬼洞与大竹湾,又是另外两处属于慧苑的小山场。

鬼洞这个山场,分外鬼洞与内鬼洞。与慧苑相邻的是外鬼洞,属峡谷地带,相对地势更开阔些。

而穿过外鬼洞,过窄道,可抵内鬼洞。内鬼洞的出口处,就到了倒水坑。

内鬼洞,属于幽境峡谷,很狭长,刮风时峡谷里山风呼嚎,乍一听还有些阴森。

另外,不论内、外鬼洞,都分布有不计其数的奇种。

尤其是内鬼洞,还属于挂了牌的茶树品种资源保护基地。

即,这些奇种不能随便砍掉,种成新品种。

此处有性繁殖出来的奇种们,藏在这避开人世喧嚣的秘境里,怡然自得,快乐生长。

《5》

再将脑海中的立体地图缩放回来。

回到刚刚提到的那株文保级古松树,站在松树前,如果不走岔路,一直往前。

那么,穿过那片看到芭蕉林的地方,就是慧苑寺了。

慧苑寺,是慧苑坑的标志性建筑物。

每日早晚,寺庙里的僧人都会做功课,钟声悠扬放远。

以慧苑寺为圆心,更能帮助茶友们梳理对整个慧苑坑的认知脉络。

因为,前面一口气介绍了那么多小山场,当你走到慧苑寺时,差不多走了慧苑主路线的半程。

用理工男的思维逻辑看。

从入口处的章堂涧,一直走到慧苑寺,差不多能算慧苑坑的半径。

但站在慧苑寺前,翻过一座山,还是慧苑。

再翻过一座山,还是慧苑。

再翻过第三座山,估计也没走出慧苑这个大坑。

可想而知,整个慧苑的地盘是有多大?!

走进慧苑寺的后山,能看到僧人们修整出来的平地。只不过平地上种的不是茶,而是供应素餐的瓜果蔬菜。

顺着寺庙后山往下,往里深入走去,能抵达不少慧苑深处的小山场。

而在慧苑寺门前,另有一处地标——双悟桥。

往双悟桥方向深入,能抵达枫树窠、古井等一系列小山场,当然,脚程有些远,走得慢的话起码得一两个小时。

由于是非游览路线,没有修路,且里面都是茶,没有景点,不建议游客贸然深入。

再次站到慧苑寺前,向左走去。

面前有一片竹子建成的纳凉处,供游人休息。

往前走主路,不过数分钟时间,能看到介绍飞来峰的石碑。

抬头远眺,能望见飞来峰。

此时再专心走到路的尽头,在拐角处,有个指示牌。

再往左,可到达流香涧与大红袍方向,这是游客导览路线。

而往右呢,则是非游览路线,指示牌上没有标明。

但熟悉岩茶山场的人都知道,从这里走进,就是竹窠入口了。

竹窠这个山场,也很狭长。

两旁是巨大的风化岩,中间是茶树。往里深进去,忽而走石阶上升,忽而走一段平路,忽而又往下。

忽高忽低,狭长幽深,每次走进这样的小山场,都有爱丽丝掉进兔子洞的感觉 ,路漫漫兮,得慢慢走。

《6》

因为篇幅有限,写完竹窠,文章就该收尾了。

但,慧苑深处的小山场,远不止前面介绍的那些。

正文里提到的,只是其中典型。

再回顾起来,慢慢数一数。

章堂涧、天车架、鹰嘴岩、内外鬼洞、大竹湾、枫树窠、古井、天角、飞来峰、竹窠等,都是慧苑坑的小山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没有去过实地之前,很难切身感受。

为什么武夷山当地的茶农会说,将慧苑大大小小的山场过一遍下来,起码要两、三天才能走完。

对茶友们来说,深刻认识到慧苑很大这个概念后,有不少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慧苑坑不单单是坑涧茶,也有包括岩上山场;

比如,慧苑这么大,不可能都是种水仙;

再比如,慧苑坑的小山场这么大,没有绝对哪个更好一说,只能说各自小山场、小气候不同,各有特色罢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