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强势回归!斯隆奖得主、UPenn教授丁剑加盟北京大学

TOP大学来了

|

2022-03-12 06:21:53

TOP前言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3月9日,小编从北京大学获悉,斯隆研究奖、戴维逊奖获得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原教授丁剑已正式加盟该校,任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2月1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更新了“教师队伍”名单,新加入了斯隆研究奖、戴维逊获得者丁剑。

这意味着,丁剑已正式加盟北京大学。此前,丁剑教授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Gilbert Helman讲席教授。

在UPenn官网上,丁剑的主页已经显示「On leave.」(休假 )

2022年7月,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22)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TOP小编注意到,5位北京大学数学学科教师:鄂维南、朱小华、章志飞、董彬、刘毅受邀成为报告人,其中鄂维南院士将作一小时报告。另有8位北大校友将作45分钟报告,他们分别是:丁剑、李驰、刘钢、汪璐、王国祯、徐宙利、周鑫、朱歆文。

个人简介

丁剑,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曾任宾夕法尼亚大学Gilbert Helman讲席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副教授、芝加哥大学统计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是概率论,尤其关注统计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2002年至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此后赴美学习,于201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曾获Rollo Davidson Prize, Alfred P. Sloan Fellowship, NSF Career Award。

北大数院斯隆奖全名单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2月16日,美国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22年获得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学者名单,118位学者获此殊荣。值得注意的是,数学领域获奖有7位华人学者获奖,其中3位来自北大数院学子,分别是陈蕾、刘雨晨和张瑞祥。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自2007年以来共有25位院友获得斯隆研究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下,拿过斯隆奖的北大数院学子吧!

北大数院25人获斯隆奖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共有25位北大数学院友获得斯隆研究奖。他们是:

2022年:刘雨晨(07本、11硕)、张瑞祥(08本)、陈蕾(09本)

2021年:邓煜(07本)

2020年:姚珧(03本),黄皓(03本),马临全(04本),苏炜杰(07本)

2019年:程修远(05本),王博潼(02本),周鑫(06硕)

2017年:李驰(00本04硕),刘钢(05硕),刘一峰(03本)

2016年:马宗明(01本),汪璐(02本)

2015年:朱歆文(00本),丁剑(02本),林霖(03本)

2013年:张伟(00本),鲁剑锋(01本)

2012年:倪忆(97本01硕),钟声(97本)

2008年:李凤艳(92本97硕)

2007年:李显涛(94本)

陈蕾(Lei Chen), 现任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群论、几何拓扑和动力学,2019年与合作者分类了流形自同胚群在其他流形上的作用。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后分别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刘雨晨(Yuchen Liu),现任美国西北大学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Fano簇、K-稳定性、模空间和奇点理论,2021年与许晨阳、庄梓铨两位北大校友共同解决了Fano簇上K-稳定性的重大问题。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张瑞祥(Ruixiang Zhang),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调和分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他与人合作解决了任意维数Schrödinger方程解的逐点收敛问题和2+1维时空中波动方程解的局部光滑效应猜想。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邓煜,现任南加州大学助理教授。曾获IMO金牌,2007年至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后赴美留学,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2010年获普特南(Putnam)大学生竞赛最高奖——Putnam Fellow。2015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到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Courant Institute)做博士后。主要从事非线性色散与波动方程、流体动力学、调和分析及偏微分方程的概率和随机数据理论的研究。

姚珧,现任佐治亚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曾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兴趣为流体力学。

黄皓,现任埃默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2003-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近30年来,“敏感度猜想”一直是数学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一个令人困惑不解的重要问题。2019年,黄教授耗时7年,用短短6页的论文完成了对该猜想的证明,引发了计算机和数学领域的广泛关注。研究兴趣包括极值组合法,概率/代数方法,光谱图论,结构图论和理论计算机科学。

马临全,普渡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研究兴趣是可交换代数和代数几何。

苏炜杰,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统计学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学获得统计学博士学位,本科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兴趣:统计机器学习,高维推理,大规模多次测试,优化和隐私保护数据分析。

程修远(Xiuyuan Cheng),现任杜克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2005-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应用与计算数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王博潼(Botong Wang),现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2002-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2年在普渡大学数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周鑫(Xin Zhou),现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助理教授。2006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

李驰,现任普渡大学副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复微分几何、复代数几何、几何分析。2000年至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学士及硕士学位。此后赴美学习,于201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7年曾获美国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刘钢,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曾任美国西北大学助理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微分几何、复几何。曾获美国国家自然基金资助。200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5年至200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刘一峰,现任浙江大学教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美国西北大学,耶鲁大学任教。他的研究方向是数论、自守形式与代数几何,曾于2017年获斯隆研究奖,2018年获SASTRA拉马努金奖。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1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马宗明,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统计学副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网络数据分析、高维统计和非参数统计。2005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斯坦福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

汪璐,现任耶鲁大学数学教授,曾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数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几何分析与几何偏微分方程,特定几何流,极小曲面,调和映射和最小-最大理论等。2006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博士学位。曾获AMS-Simons Travel Grant (2012-2014);Chapman Fellowship,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2014-2016) 等奖项。

朱歆文,现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致力于几何表示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几何朗兰兹纲领方面。于2000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2004年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后,赴加州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2019年获得“新视野”数学奖,获奖理由是“在算术代数几何中做出重要工作,包括在志村簇理论和p进簇的黎曼-希尔伯特问题方面的应用。”

丁剑,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曾任宾夕法尼亚大学Gilbert Helman讲席教授,曾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副教授、芝加哥大学统计系助理教授、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概率论,尤其关注统计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2002年至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此后赴美学习,于201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曾获Rollo Davidson Prize, Alfred P. Sloan Fellowship, NSF Career Award。

林霖,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副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计算科学部研究员。主要从事数值分析、计算量子化学、计算材料科学、并行计算、神经网络、量子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科院,获学士学位。2007-201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应用与计算数学系,师从鄂维南教授(数学系)和Roberto Car教授(化学系)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获Luis Alvarez Fellowship,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21年入选,西蒙斯学者(Simons Investigators),也是数学领域四位入选者之一。林霖是迄今为止应用数学领域第二位当选为西蒙斯学者的数学家,也是继恽之玮之后第二位入选的北大数学校友。

2014年至今在曾获斯隆研究奖(2015)、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奖 (NSF CAREER 2017),美国能源部青年奖(DOE Early Career 2017),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计算科学与工程青年奖 (SIAM CSE Early Career 2017)、 美国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PECASE, 2019),戈登贝尔奖(团队奖,ACM Gordon Bell Prize 2020)等。

张伟,现任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数论、自守形式和算术几何等方面的研究。2000至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并获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曾获2010年SASTRA 拉马努金奖、2013年斯隆研究奖、2016年ICCM数学Morningside金奖及2017年Simons奖,并受邀在2018年巴西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邀请报告。

2019年因在算术几何与自守形式的算术面向上的突破性工作而荣获克雷研究奖(Clay Research Awards),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华人数学家。

鲁剑锋,现为杜克大学教授。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16~2020年位杜克大学副教授,2012~2016年位杜克大学助理教授。

曾先后获得IMA Prize ,NSF CAREER Award, 斯隆学者奖,普林斯顿大学Porter Ogden Jacobus Fellowship。

倪忆,现为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方向为低维拓扑等。1997-2003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3-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学习,获得博士学位。他获1997 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2012年获得斯隆学者奖。

钟声,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教授,在搬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之前,他曾在斯坦福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工作。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拥有数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

曾任获得 NIH Director's Pioneer Award,美国国家卫生局创新奖(New Innovator Award),2012年获得斯隆学者奖。

审核、编辑: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自“北京大学、TOP大学来了以往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审核、编辑: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自“北京大学、TOP大学来了以往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